1、预备式
两脚并拢,松劲站立,头正颈直,目视前方,呼吸自然,心平气和。
2、起式
左脚侧开半步,与肩同宽,两脚平行,心神合一。
3、第一式:韦陀献杵(一)
双臂缓慢抬起,掌心相对,屈肘回收,在胸前合掌,掌根距离檀中穴一拳远,指尖上斜30°,目视指尖,保持30秒。
4、第二式:韦陀献杵(二)
掌根打开,双臂前伸,水平外展,夹紧;手掌立起,掌心朝外,目视前下方,保持20秒。
5、第三式:韦陀献杵(三)
松腕调肘,双臂水平回收,翻掌,掌心朝上,双手上举,将脚后跟缓慢提起,目视下方,保持30秒;脚跟缓慢着地,双臂自然下落。
6、第四式:摘星换斗
双手自然伸展,左手背轻贴命门,身体左转,微微屈膝,右手到左胯部摘星,手臂上摆,眼随手走;双臂自然伸张,右手背轻贴命门,身体右转,微微屈膝,左手到右胯部摘星,手臂上摆,眼随手走;以上动作再重复3遍,双手自然伸展,双手下落。
7、第五式:倒拽九牛尾
左脚后撤,右脚脚根内收45°,双臂举高,掌心朝上,从小手指开始握拳,双臂回拉,含胸收肩,力在左腿,双臂外展,力在右腿,回拉,外展,回拉,外展,回拉,外展,回拉,双手下落,左脚上步;右腿后撤,左脚脚跟内收45°,双臂举高,掌心朝上,从小手指开始握拳,双臂回拉,含胸收肩,力在右腿,双臂外展,力在左腿,回拉,外展,回拉,外展,回拉,外展,回拉,双手下落,右脚上步。
8、第六式,出爪亮翅
五指并拢,双臂回收,掌心朝前,双手紧贴腋下,双掌前推,五指缓慢分开,呼气,慢慢瞪目,双掌回收于腋下,同时五指并拢,呼气,展肩扩胸。重复以上动作3遍,双手下落。
9、第七式:翻手拔刀
双臂平举,左手背紧贴后背心,右手绕到脑后按压左耳,身体左转,左手上推,含胸收肘,目视右脚太溪穴,起身,双肘打开,双臂自然伸展,右手背紧贴后背心,左手绕到脑后按压右耳,身体右转,右手上推,含胸收肘,目视左脚太溪穴,起身,双肘打开,双臂自然伸展。重复以上动作3遍,双手下落。
10、第八式:三盘落地
双脚打开,比肩略宽,双臂平举,掌心朝下,双手下按,随之双腿下蹲,并发“嗨”音,翻掌,双臂上抬,同时起身,重复此动作2遍,双手下落,左脚收回,与肩同宽。
11、第九式:青龙探爪
掌心朝前,大拇指按在无名指根部,从小手指开始屈指握拳,双手握实,收拳于腰间,左手向左伸,拳呈龙爪,目随手动,屈肘右探,收回,左手沿身体右侧下按,左手在双脚前画弧至左脚跟,握紧,起身,收拳于腰间;右手向右伸,拳呈龙爪,目随手动,屈肘左探,收回,右手沿身体左侧下按,右手在双脚前画弧至右脚跟,握紧,起身,收拳于腰间。重复此动作3遍,双手下落。
12、第十式:卧虎扑食
右脚脚尖内收45度,身体左转,左脚向左跨一大步,双手呈虎爪状扑出,再扑出,双手落下,左脚收回;左脚脚尖内收45度,身体右转,右脚向右跨一大步,双手呈虎爪状扑出,再扑出,双手落下,右脚收回。重复以上动作3遍。
13、第十一式:打躬式
双手上举,掌心劳宫穴按压耳蜗,用食指按压中指,敲打枕部,做鸣天鼓七次,双手抱头,目视前下方,从头部开始慢慢前屈,双肘保持水平,起身,前屈,起身,前屈,起身,双手下落。重复以上动作1遍。
14、第十二式:调尾式
双臂前伸,掌心相对,十指交叉,掌心向内,屈肘内收,翻掌外撑,再屈肘内收,缓慢下按,抬头,左摆尾,目视左后方,转正,右摆尾,目视右后方,转正,左右各摆尾3次,缓缓起身。
15、收式
双臂上抱,吸气,双手下移至丹田,呼气,全身放松。重复以上动作2遍,左脚收回。
注:
1、檀中穴——在前正中线上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。
2、命门穴——位于第二、三腰椎棘突间。
3、摘星——手心朝下,手上要有一定的力度,起到锻炼手部经络的目的。
4、鸣天鼓——以第二指压中指上,用第二指弹脑后两骨做响声,谓之鸣天鼓。